什邡市蓥华镇红峡谷村人居环境治理着力实现质效双优
发布时间:2024-12-06 05:22:19 作者:佚名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什邡市蓥华镇红峡谷村始终坚持“在治理中发展、在发展中治理”理念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并探索形成“一引二带三规范四坚持”机制,不断增强红峡谷森林康养旅游品质与吸引力,实现人居环境和景区环境双飞跃,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注重统筹全局。发挥“党建引领”核心牵引作用,助力乡村人居环境焕新颜。一是明思路,提升意识水平。村党支部对齐“宜居乡村”建设标准,坚持“抓环境治理树形象、治乱象、促发展”工作思路,整理出台《人居环境治理实施方案》。二是广宣传,提升参与程度。利用微信群、“好德行”平台,不定期分享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先进典型案例,并组织农户、经营业主等集中学习和实地考察,2023年,带动农家乐提升改造近10家,总投资超200万元。三是树典型,提升治理成效。通过村民自荐、群众互荐等多种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孝老爱亲”“公益奉献”“勤劳致富”“洁美环保”等一系列评选表彰活动,营造和谐、文明的乡村新风貌。2023年底,总共对50余个家庭进行评选表彰,进一步激发村民参与热情。
注重齐抓共管。以“共建共治共享”为主线,始终把党员先锋作用和代表示范作用贯穿人居环境治理各方面全过程。一是村组干部带头。每月定期召开村组干部工作会,对标落实《红峡谷村基层治理积分制管理办法》,积极带动组员参与环境治理活动,已开展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大扫除15次,并在“好德行”平台上申报积分。二是党员代表示范。鼓励各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人居环境治理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宣讲近10场次,坚持“五包四访”联系群众机制,结合蓥华镇每月的环境日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环境治理主题党日等活动,让群众看到党员代表们在行动。
注重强基固本。坚持“治理+发展”路径,规范各种乱象行为。一是规范标识标牌。在开展人居环境治理的同时,兼顾产业发展,拆除路边广告牌200余个,动员业主自费安装统一规格、颜色、字体、样式的农家乐、民宿标识标牌100余个,完善红峡谷栈道入口标识标牌、休闲座椅、卫生间等基础配套。二是规范村庄风貌。坚持灰瓦白墙川西民居风格,对新申请的建设行为严格要求,对不符合规范的79户逐户整改销号。完善“村、组、院、户”“四级”网格化管理机制,落实“户分类—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生活垃圾处置模式,新建垃圾分类收集亭32处。三是规范摆摊设点。开展河道违章搭建,规范河岸摆摊设点,整治不规范的摆摊设点行为,截至目前,已整治河岸摊位30余处、规范川西红枫岭、川西第一漂景点临时摊位摆摊设45处。
注重发展促进。以“发展中治理、治理中发展”的“治理”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理念,高质量推进“治理”与“发展”相融共生新路径。一是坚持项目化推进。近年来,争取财政资金近3000万元,发动村民自筹及投工投劳近35万元,建成污水再处理一体化设施7个,日可处理污水600余吨;对标“多彩红峡谷”的建设思路,对约7公里的红峡路沿线人居环境进行整治,植入地方特色文化,梳理沿线绿化,建设打卡点等;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盘活闲置资源,改善周边环境,产业发展基础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二是坚持制度化规范。对村民反映最集中、最强烈、最需要的事项逐一梳理、逐一细化,形成有认同、可操作性的实施标准细则,将村规民约、村庄保洁制度、农户门前卫生“五包”制度、红峡谷村“环境日”制度、村民自筹环境卫生治理费用制度等全部规范纳入村民自治章程,做到有章可循。三是坚持常态化引导。由村统一制作旅游服务信息公示牌及村级服务咨询投诉电话,督促商家明码标价诚信规范经营。分淡、旺两季规范农家乐餐厨垃圾,旺季由有资质单位统一清运,淡季做到干湿分离、油水分离,干货饲养、沤肥利用再进垃圾桶,油水先进油水分离器、再进自有化粪池、后进集中处理设施,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4/11/8/032897f1f4554021856f2cad2173236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