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种植调研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种植资讯

广西向红水河放流14万尾珍稀鱼

发布时间:2025-09-19 01:37:38 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4月26日,第三届广西珍稀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在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举行,向红水河增殖放流14万尾珍稀鱼类。

  

  活动视频。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严格执行内陆禁渔期制度,育种攻关与增殖放流融合推进,加强渔业执法监管,红水河流域渔业资源养护取得明显成效。资源调查显示,红水河流域现有鱼类139种,是广西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河流。

  本次增殖放流活动由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和河池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放流5种珍稀鱼类,包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乌原鲤,广西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桂孟加拉鲮,珍稀名贵鱼类长臀鮠、大刺鳅、三角鲤。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鱼类皆由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繁育。

  2016年攻克乌原鲤池塘驯养和人工繁育技术,2018-2024年累计增殖放流乌原鲤亲鱼及苗种65.27万尾。

  近年突破桂孟加拉鲮池塘驯养、亲鱼培育技术瓶颈,攻克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难关,2023和2024年累计增殖放流桂华鲮亲鱼及苗种10.63万尾。

  2009年攻克长臀鮠人工繁殖难题,但苗种大规模化生产技术仍有待提高。目前已增殖放流长臀鮠后备亲鱼2300尾。

  2021年攻克大刺鳅池塘驯养及人工繁殖难关,已具备年生产大刺鳅苗种100万尾的能力。现已累计增殖放流大刺鳅后备亲鱼及苗种超30万尾。

  

  

  增殖放流现场。

  据介绍,开展增殖放流是恢复渔业资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去年,广西投入1010万元,投放各类淡水苗种约3600万尾,平均投入产出比为1:2.21,增殖放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接下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还将在柳州、梧州、贵港、百色、河池、来宾等地组织开展一系列增殖放流活动,计划投放鱼苗500万尾, 同时加强对流域增殖站鱼类繁育技术指导,严厉打击涉渔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加大红水河流域渔业资源养护力度。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ywkb/t1999381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食品安全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种植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种植调研网 zz-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18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