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种植调研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种植资讯

“丰”景这边正好 促进城乡消费 弘扬农耕文化 我市各地举办丰富多彩活动庆祝丰收节

发布时间:2025-09-25 20:02:02 作者:佚名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9月23日是秋分时节,也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重庆市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二届农民农耕赛事运动会在忠县马灌镇拉开帷幕。

  今年,我市丰收节的主题是“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全市各区县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丰收,举办了“1+6+N”系列活动。其中“1”为丰收节当日在忠县举办的市级层面庆丰收主场活动;“6”包括走访慰问农民工劳模和困难农民工等为农服务下乡、促消费、品牌打造和宣传推介,以及乡村文化艺术展演、乡村工匠技能技艺展示、农民体育健身大赛;“N”为各区县开展的庆丰收特色活动。一系列精彩活动将持续到11月。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今年举办的活动,主题特色鲜明,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浓郁的文化韵味。”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将通过这些活动把丰收节打造成展示“三农”的大平台、促进城乡消费的大卖场、弘扬农耕文化的主阵地,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展示丰收“三农”答卷

  今年我市粮油生产再传捷报:夏粮产量126.5万吨,同比增长1%,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油菜籽产量实现令人瞩目的“十八连增”;秋粮长势喜人,预计将继续保持稳中有进态势。这沉甸甸的丰收,得益于我市广大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它牢牢稳住了农业基本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9月22日至23日,忠县马灌镇果园村的稻田上空,一架架农用无人机在选手的操控下平稳起飞、精准绕障、喷洒药剂,吸引不少村民驻足围观——重庆市第二届农用无人机驾驶员技能竞赛激烈上演。“95后”“00后”飞手娴熟操控无人机精准完成作业,展现了新农人驾驭智能装备的风采。从北斗导航到AI虫情识别,从冷链物流到区块链溯源,现代农业科技正从“利器”变为“常规武器”,深刻改变着农业生产方式,为丰收注入强劲动能。

  这场丰收节的庆典,无疑是一个立体化的展示“大平台”,它清楚地表明:重庆农业正从依赖自然资源的传统产业,加速迈向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色越来越足。

  激活城乡消费潜能

  今年的丰收节庆祝活动,不仅卖土特产,更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农业+”极大程度激活了城乡消费潜能,让乡村价值在融合发展中得到重新发现和极大提升,城乡互动的渠道更加畅通。

  万州区以村歌赛事为主体,打造“村歌+集市”“村歌+文旅”“村歌+直播”三大特色板块,举办“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西部大区赛”,吸引来自四川、重庆、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7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支参赛队伍同台竞技。

  万盛经开区开展特色水果采摘、黑山音乐节、农产品展销、为农服务下乡以及乡宿、乡游、乡食、乡购、乡娱等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黑山谷猕猴桃采果节系列活动,让农产品附着文化魅力、旅游体验,价值得以倍增。

  梁平区携手京东打造的“梁平良品”特产馆在丰收节当天开业。该馆首次采用“线上为主、线下联动”模式:线上发放百万优惠券、开展趣味互动,吸引全国流量;线下举办非遗表演、快闪打卡,并通过直播将盛况传递到全国,成功构建“线上引流、线下体验、反哺线上”的消费闭环,让消费者在为美味买单的同时,也为独特的地域文化体验付费。

  筑牢农耕文化基石

  丰收节期间,我市各地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让古老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在武隆区庙垭乡,挑稻草接力、打糍粑比赛、泥滩抓猪等充满乡土气息的农趣赛事,引得欢声雷动。这些活动不仅是对传统生产技能的重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凝聚。场边,玉米、南瓜摆起“擂台赛”,“老咸菜”飘香四溢,由群众担任评委,评选出的“瓜王”“咸菜王”承载着对土地深沉的敬意。

  彭水县以“忆盐丹古道往事”为主题,举办文化分享会、书画摄影展、古盐道徒步赛等系列活动,将丰收节庆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度融合,提升了地方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石柱县的土家民俗文化展示、丰都县的农耕器具展和丰收美食节、秀山县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和优秀农产品的评选表彰……这些活动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农耕味道,又树立了勤劳致富、崇尚先进的文明乡风,为传统民俗注入新时代的精神内涵。(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郭晓静)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509/t20250924_647775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食品安全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种植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种植调研网 zz-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18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