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种植调研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种植资讯

沃野田畴好“丰”景

发布时间:2025-09-25 18:35:27 作者:佚名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眼下,正值我省秋粮生产的关键期。行走在浙江乡野,连片稻田碧浪接天,稻穗或笔直挺立、渐次饱满,或由绿转黄,逐渐低垂,又一个丰收年景即将到来。

  “你看这稻子,秆子粗壮、叶色浓绿,只要后期天气配合,产量肯定有保障。”在杭州市萧山区义桥镇,种粮大户丁钱华正站在田埂上,望着稻田兴奋地说。今年他承包了3000亩土地,其中2500亩种单季稻,还有500亩种双季稻。他告诉记者,自家连作晚稻7月插秧,眼下已进入拔节孕穗期,长势喜人。在不远处的另一块稻田里,丁钱华种的单季稻已转黄,他选种的“甬优1538”和“甬优4901”属短生育期优质品种,不仅适应稻油轮作,产量也不低,亩产在650公斤左右。“水稻收割完就直接订单卖给粮库,价格也稳定,我们种地更有底气。”丁钱华说。

  连日来,淳安、建德、东阳等地的秋大豆也即将迎来丰收。在淳安县汾口镇射墩村,连片秋大豆植株已有半人高,豆荚累累、翠绿欲滴,宛如一片涌动的绿海。“我种的是‘浙秋6号’品种,这个品种成熟以后不容易开裂,亩产在200-250公斤。”种植户张清俯身托起一串豆荚,信心满满地说。近年来,淳安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配套种植,采用节水滴灌、精准施肥等技术,助力秋大豆提质增效,真正让“绿叶子”变成了致富的“金豆子”。

  好收成离不开好的田间管理。在长兴县虹星桥镇港口村,1500亩高标准农田一望无际,水稻植株挺拔、穗头匀整。浙江一邱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许国成告诉记者:“原先这片地施肥要请20个人忙好几天,现在有了水肥一体化智能系统,一两个人操作泵站,一天就能搞定。”他同记者算了一笔账:智能灌溉不仅省工省时,还能节约用肥三分之一以上,产量也稳中有升。

  精细化田间管理同样体现在病虫害防控上。省农业农村厅植保专家提醒,当前我省水稻处于抽穗扬花至灌浆乳熟期,高温高湿环境易引发纹枯病、稻瘟病,除药剂防控外,要通过喷施叶面肥来增强植株抗性,并科学调水,保持湿润但注意避免淹根。(农村信息报记者 沈璐兰)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509/t20250923_647770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食品安全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种植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种植调研网 zz-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18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