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消费端绿色金融创新引导和鼓励绿色需求
发布时间:2022-05-01 15:45:54 作者:佚名 来源: 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各金融机构都在积极探索推动节能减排的绿色金融产品,这些金融产品分别从供给端和消费端影响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变。以往的绿色金融产品更多关注供给端,在绿色信贷、碳交易市场等领域做出长期努力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总体来看,对消费端相对重视不足。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普及,创新消费端绿色金融产品、丰富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
关注从消费端促进碳减排
除了生产环节,消费环节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研究表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有70%来自家庭消费。在我国,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约占碳排放总量的53%。当前,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增强全民节约意识、推动消费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对于减少碳排放具有显著意义。
发展绿色消费不仅能够在消费端促进碳减排,也有利于激励供给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进而促进碳减排。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必然会促使供给端的企业生产更多绿色低碳产品,从而通过产品市场倒逼更多企业实现绿色转型,进一步促进绿色产业链的发展完善。
近年来我国绿色消费理念逐步普及,绿色消费的未来发展空间持续扩展,但一些重点消费领域的转变仍然缓慢,有效需求不足与供需结构不匹配等挑战突出,绿色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激发与释放。以汽车消费领域为例,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动力仍然不足,一些车企也存在政策依赖较强、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市场处于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的发展阶段。总体来看,我国居民消费中占比较大的领域与重点碳排放行业存在重叠,如发电、建材、交通运输等行业大多直面消费端,并且对化石能源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可以多措并举推动相应领域内的居民消费向绿色低碳、节能环保转型。
探索面向消费端的绿色金融创新
绿色消费是消费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开发更多面向消费端的绿色金融产品,能够有效提升绿色消费需求,并与供给端绿色金融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实现低碳转型。面向消费端的绿色金融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引导个人增加低碳行为,带动更多人选择低碳生活方式。
从产品形式看,目前面向消费端的绿色金融创新主要包括:以信贷利率、保险等方面的优惠来降低绿色消费成本的金融产品;利用金融服务入口为消费者提供有关低碳消费和绿色商品的信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建立个人碳信用、碳账户体系,并以此为依据提升居民绿色金融市场的参与度等。在绿色金融实践较早的发达国家,大都对消费端的绿色金融创新进行了积极探索,例如,英国巴克莱银行推出“绿色呼吸卡”,对持卡用户购买绿色产品和服务予以折扣优惠;美国花旗集团针对中低收入顾客推出结构化节能抵押产品,将省电等节能指标纳入贷款申请人的信用评分体系;澳大利亚MECU银行推行的“Go Green汽车贷款”计划,要求贷款者通过种树来吸收私家汽车的碳排放,该贷款产品推出后,MECU银行车贷增长了45%。
从产品的使用环节来看,面向消费端的绿色金融创新包括绿色支付、绿色信贷、绿色投资和绿色保险。绿色支付是指通过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支付主体通过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积极参与低碳公益活动等方式助力碳减排。支付环节覆盖的居民生活面广泛,连通的场景丰富,在促进绿色消费上有诸多着力点,例如,普及电子支付以推动交易及办公流程的无纸化,利用移动支付激励用户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参与公益低碳活动等。绿色信贷既包括商业银行针对个人消费绿色产品时提供的贷款支持,如绿色汽车消费贷款,也包括对低碳消费行为较多的客户提供的差异化信贷服务,以引导优质资源向低碳行为显著的账户主体倾斜,如绿色信用卡客户可根据绿色消费行为的多少兑换相应的权益。绿色投资是指个人投资者对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金融指数等产品的投资行为,也包括个人投资者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绿色保险是指为低碳行为好的主体或绿色消费品提供的保险产品,如一些保险公司的绿色车险就是旨在为环保型汽车的车主提供保险优惠。
个人碳足迹与碳账户是消费端绿色金融创新的基础
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个人碳足迹与碳账户系统,是实现绿色金融创新的基础。个人碳足迹与碳账户相对全面地刻画了消费者的碳消耗与碳减排行为,为科学准确地量化碳减排情况提供了基础数据。一方面,通过对个人碳足迹的记录,能够建立消费者对自身消费行为的碳排放感知,强化其对绿色产品的识别能力,培养其绿色消费偏好;另一方面,个人碳账户能够记录消费者的低碳行为与碳减排成效,绿色金融产品基于这一数据将低碳行为与个人信用相关联,可以为消费者的低碳行为提供更高的收益激励。
目前已有不少地方对个人碳足迹与碳账户进行了有益探索,尝试建立碳足迹和碳积分体系,如北京“我要碳中和”小程序、广州碳普惠交易平台、南京“我的南京”小程序等,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清晰了解自己的碳足迹,并通过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多种低碳行为获取碳积分,兑换公益奖励。众多金融企业也结合自身业务,为用户的低碳行为提供激励,比如,中国银联联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平安银行共同发布绿色低碳主题卡产品,充分利用银联交易数据平台精准追踪个人碳足迹,构建银联绿色低碳积分体系,并通过相应的收益激励来鼓励消费者增加低碳行为、选择绿色产品。(光明日报)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rdgz/ncpzl/202204/t20220427_82943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稳妥处置耕地“非粮化”问题
下一篇: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