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种植调研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策发布

深化一产“两强一增”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3-03-23 07:26:57 作者:佚名   来源: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3月9日下午,“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深化一产“两强一增”、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卢仕仁,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徐维国,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永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曹越方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汪晔宇主持新闻发布会。

  

  会场

  汪晔宇:

  各位记者朋友:

  

  

  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汪晔宇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今天举行“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场,我们很高兴邀请到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卢仕仁先生,介绍深化一产“两强一增”、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安排情况。同时出席发布会是: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徐维国先生,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永东先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曹越方先生,他们将一同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首先,请卢厅长作主发布。

  卢仕仁: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要求“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安徽见事早、谋划早,郑栅洁书记刚到安徽,就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实施一产“两强一增”行动,并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了《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一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多措并举推进“两强一增”行动落细落实,引领带动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全面加速。2022年,全省粮食总产达820.0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比全国高3.6个百分点;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3%、比全国高10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长6.5%,增幅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其中脱贫群众收入增幅高于全省7.2个百分点。

  

  

  安徽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 卢仕仁

  今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两强一增”为牵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粮食产量保持在820亿斤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机化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农民收入增长8%左右,其中脱贫群众收入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概括起来就是“五个聚焦”。

  一、聚焦“头等大事”,全力夯实粮食生产根基

  抓好粮食生产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我省是粮食大省,多年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020年两次考察安徽,都对我省粮食生产给予了充分肯定,去年又专门给我省种粮大户回信,勉励我们多种粮、种好粮。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们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工程来抓。“两强一增”行动部署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小田变大田改造、农田水利“最后一米”建设等任务。今年,新建高标准农田200万亩,亩均财政投入提高到2500元以上,改造提升210万亩,累计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6200万亩以上。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开展“小田变大田”改造和农田水利“最后一米”建设,新增“小田变大田”改造513万亩,除险加固小型水库205座,新建和改造机井1.5万眼、塘坝4.9万座,加快完善从水源到田间、田间到沟渠的灌排体系,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

  二、聚焦“科技装备”,着力强化农业发展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围绕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两强一增”行动部署了深化“科技特派员+”、种业强省建设、农机研制补短板、全程机械化推进等重点任务。今年,巩固提升科技特派员“一对一”服务行政村实效,建设“科技特派员+”示范点30个以上,新建省级科技特派员团50个,长期稳定帮扶点力争突破1500个。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新收集一批农业种质资源,再建成10个左右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场(区、圃、库)。继续实施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及畜禽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加快选育一批高产稳产、高抗广适、专用特用的新品种,助推科技强农向全链条延伸。扎实推进农机补短板,完成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等农机装备研发任务50项;新增水稻育插秧中心120个、粮食烘干中心180个、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30个,大型复式智能高效机械占比由18%提高到2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由83%提高到84%,助推机械强农向全过程覆盖。

  三、聚焦“重中之重”,大力发展乡村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两强一增”行动就种养业提质增效、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等作了重点部署。省委、省政府将绿色食品产业纳入全省十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支持。今年,深入推进“双招双引”,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助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力争全年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2万亿元、增长10%。深入实施“158”行动计划,推动安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服务中心挂牌运营;新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00个。新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800个。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新增产值超10亿元龙头企业10家、产值超50亿元加工园区3家,创建3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徽州臭鳜鱼、淮南牛肉汤、符离集烧鸡等预制菜产业,力争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培育10个左右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设2-3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2023年全省乡村休闲旅游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

  四、聚焦“绿色生态”,加快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两强一增”行动中,专门部署推进农业绿色循环发展。今年,深入实施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比上年再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93%、83%;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分别由82%、75%提高到83%、80%。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80万亩,累计超过710万亩。全面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推动江豚等濒危物种加快恢复,忠实践行好总书记要求我们“把好山好水保护好”的殷殷嘱托。

  五、聚焦“农民增收”,持续释放农村改革红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两强一增”行动围绕农民增收四大块分别作了部署,在稳定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同时,通过用好改革这一法宝,着力提高财产性收入,将农民手中的“沉睡资源”变成口袋里的“真金白银”。今年,继续深化“大托管”服务改革,争取“大托管”服务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将“大托管”打造成安徽深化农村改革的样板工程;因地制宜探索“小田变大田”多种实现形式,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再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达到60%,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再增加30元以上。提高农村“三变”改革质量,开展“三变”改革的村占比由78%提高到83%;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占比由15%提高到18%,开展分红的村占比由16%提高到21%。坚持把脱贫群众增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举措,多方拓宽增收渠道,确保脱贫群众收入继续实现较快增长。

  汪晔宇:

  谢谢卢厅长的介绍。

  下面进入答问环节,欢迎各位记者提问,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人民网记者:

  刚才卢厅长提到,去年,安徽遭遇严重干旱和疫情多发等不利因素,粮食生产逆势再创历史新高。请问今年安徽将采取什么措施继续保障粮食安全?

  

  

  人民网记者提问

  卢仕仁:

  这个问题非常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强调粮食生产要年年抓紧。去年,我省粮食播种面积达10971.3万亩,增加6.9万亩,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生产任务,逆境中扛稳了粮食安全重任。今年,我们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我省种粮大户的重要回信精神,坚持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首要任务,深入实施种养业提质增效行动,多措并举抓好粮食生产。

  一是稳定播种面积。继续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纳入省委一号文件、省政府工作报告,分解到市、县、乡、村,明确到地块,加大撂荒耕地利用力度,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10949.4万亩的粮食播种面积任务,力争产量保持在820亿斤以上。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完成11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以开发利用冬闲田为重点扩种油菜100万亩。

  二是主攻粮食单产。2022年,我省粮食单产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公斤,除小麦单产高于全国外,水稻、玉米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此,今年我省将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运用市场化、产业化方式探索粮食增产路径。推进农业精耕细作改革,挖掘农业生产潜能,降低成本,提高单产,年度创建125个精耕细作示范点。

  三是创新种植结构。变过去的“混种、混收、混储”为“单种、单收、单储和专用”,大力发展专用粮食生产。2022年,全省优质专用小麦3178.7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74.3%;优质专用水稻3109.4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83%,优质专用粮食平均每斤溢价10%左右,带动农民增收60亿元以上。今年,我们将深入推行“按图索粮”和订单式生产,创建25个优质专用粮食指挥田,全省优质专用粮食面积占比超80%。

  四是强化政策支持。进一步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打好支农政策组合拳,省级统筹新增11亿元支持粮食生产,对符合条件的300亩以上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进行奖补。引导金融机构为50亩以上规模种粮主体量身订制金融产品、300亩以上规模种粮主体订制无抵押担保、纯信用金融产品。落实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实现稻谷小麦完全成本保险和玉米种植收入保险产粮大县全覆盖。

  央广网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农民既要实现丰收,又要实现增收,才能持续激发农民种粮的内在动力。请问我省今年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种粮农民“好收成”变成“好收入”。

  

  

  央广网记者提问

  曹越方:

  粮食收获之后,只有顺利销售出去,才能实现价值,获得收益和利润。做好粮食收购工作,是让种粮农民“好收成”变成“好收入”的关键之举。2023年,我们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严格执行粮食收购政策,统筹抓好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坚决守住种粮“卖得出”底线,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曹越方

  一是大力开展市场化收购。建立省市县粮食收购工作专班,制定粮食收购应对预案,加强统筹调度。做好粮食收购仓容、资金等保障工作,鼓励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激发市场购销活力。发挥省级粮食市场化收购信用保证基金作用,有效解决收购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深化粮食产销合作,举办产销洽谈活动,开展与销区企业粮食贸易、代收代储、代加代销等多种形式合作,推动我省粮食外销。

  二是认真抓好政策性收购。2023年生产的小麦(三等,下同)、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50公斤117元、126元、129元和131元,其中小麦和早籼稻比2022年上涨2元,中晚籼稻和粳稻与2022年持平。我们将严格执行国家收购政策,加强市场监测,一旦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及时申请启动最低价收购,切实发挥政策托底作用,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落实省级、市县级新增政府储备粮规模各10万吨,组织地方储备粮轮换。

  三是提升收购服务水平。运用“智慧皖粮”信息化系统收购粮食,提升智能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杜绝“人情粮”、压级压价、抬级抬价等违法行为。积极开展线上预约收购、上门检验等服务,方便群众售粮,避免集中扎堆售粮,并做到价格上墙、标准上榜、样品上台,让农民卖“明白粮”“舒心粮”。发挥产后服务体系作用,为农户提供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五代”服务。

  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

  “两强一增”行动提出,继续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加强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协调推进。请徐维国副厅长介绍下我省大中型灌区相关情况。

  

  

  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

  徐维国: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我省大中型灌区灌溉面积3824万亩,占耕地面积近一半。近年来,全省水利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灌区建设管理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稳经济大盘的主阵地,推进7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48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善大中型灌区灌排工程体系。2022年,有效应对了淮河以南地区50年一遇特大干旱,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坚实支撑。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安徽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徐维国

  一是聚焦提质增效,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启动驷马山等7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新开工颍上县人民河等24处中型灌区项目建设。规范工程建设管理,进一步提高灌区供水效益,提升农田灌溉和排涝保障能力。

  二是坚持规划引领,协同推进灌排工程建设。充分挖掘我省灌溉面积发展潜力,水利、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编制全省农田灌溉发展规划,协同推进大中型灌区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将大中型灌区打造成高标准农田。

  三是狠抓管理服务,推进灌区标准化管理。全面推进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落实灌区用水总量控制和节水灌溉,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建设“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

  安徽交通广播记者:

  增加脱贫群众收入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措施,请问安徽省2022年在这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2023年采取哪些措施促进脱贫群众增收?

  

  

  安徽交通广播记者提问

  朱永东:

  2022年,我们坚持把脱贫群众增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措施,积极推进“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强化“十项增收”举措,多方拓宽增收渠道,脱贫群众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达到15514元,同比增长13.7%;脱贫群众与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由2021年的4750元缩小到2022年的4061元;脱贫群众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经营性净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占比达74.5%。

  

  

  安徽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朱永东

  2023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要求,把促进脱贫地区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扶志扶智,切实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一是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全面推进走访排查、动态管理、风险防范和精准帮扶“四个常态化”,健全主动发现、快速反应、及时处置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二是持续加大产业发展投入。明确2023年中央和省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不低于60%,用足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抓好涉农“双招双引”,切实满足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发展生产的资金需要。三是切实抓好产业就业。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做好优新“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特色生态种养、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农村新业态,鼓励支持农户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多措并举增加脱贫群众生产经营性净收入。全省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规模总体稳定在180万人以上。四是着力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深入推进“四带一自”产业帮扶,大力培育发展各类现代经营主体,强化利益联结,完善带动模式,创新群众参与方式,科学合理确定受益度,提升带动能力。五是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扎实推进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有效盘活农村资源要素,积极开展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运营,着力提升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水平,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安徽日报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近年来,安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在全国位次不断提高。请问在促进安徽农民增收方面将会采取哪些行动?

  

  

  安徽日报记者提问

  卢仕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近年来,我们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作为“两强一增”行动的关键目标,聚焦农民收入四个方面,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2022年,全省农民收入19575元,增长6.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次由2015年的全国第18位上升到第13位。2023年,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农民增收4项行动,力争全省农民收入增长8%左右。

  一是深化工资性收入倍增行动。重点是实施好实农村居民本地就业“121”计划。通过去年一年的实施,我省农民本地就业水平明显提升,本地就业人数同比增加15.6%,工资性收入增速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今年要进一步落细落实,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带动更多的农村劳力在本地就业。

  二是深化财产性收入扩量行动。这一块是我们的短板,但也是潜力所在。要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率再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进一步增加流转农户租金收入,这也是目前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高农村“三变”改革质量,推动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开展分红的村占比再提高5个百分点;深入推进23个县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改革试点,盘活乡村巨量闲置土地资源,进一步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

  三是深化经营性收入壮大行动。加快发展10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推进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等小加工。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让更多的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加快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生产型服务业,鼓励返乡入乡创业创新,家庭农场发展到24万个,农民合作社稳定在11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3.8万个,带动农民多增收。

  四是深化转移性收入提升行动。加强与沪苏浙地区联系,推动农民工输入地与输出地之间劳务协作,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就业。实施新生代农民工培养计划,培训30万人次以上,带动外出务工人员月人均收入提高500元以上。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8+1”综合救助标准,提高低收入人口收入。

  汪晔宇: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就到这里。最后,感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再见!

  

  

  

  

  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public/7021/566650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友情链接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种植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种植调研网 zz-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18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