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牢牢端稳“中国饭碗”
发布时间:2024-07-25 21:57:08 作者:佚名 来源: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7月
吉林大地
万顷田畴 禾苗茁壮 地翻碧浪
“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留给子孙后代。”
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吉林梨树视察,为这片黑土地的发展把脉定向。
4年间,
磅礴之力,在黑土深处奔涌;
优异答卷,在大地之上绘就。
七月盛夏,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记者走进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一望无际的玉米抽雄吐丝,经过雨水的浇灌更显青翠茁壮,广袤的黑土地焕发着盎然生机……
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视察时,专程到梨树县察看黑土层土质培养和玉米长势。他语重心长地说:“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是‘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黑土高产丰产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
谆谆嘱托,犹在耳畔!
“总书记指示我们,认真总结梨树模式,更大面积去推广。”
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介绍说,近几年,梨树模式的研究也在向纵深发展。
“目前,梨树县正在以‘梨树模式’秸秆还田为主体,探索实施更加节本增效的黑土地保护‘4+2梨树模式’升级版。”
解决梨树模式的核心问题,是装备。
“目前,由梨树县自主研发制造的一台多功能免耕机,已经在梨树县投放使用。这台机器,也实现了增产5%的效果。”王贵满自豪地说。
如何让黑土地越来越年轻?
“通过实施梨树模式,减少了黑土地的退化。在秸秆全链覆盖的情况下,土壤有机质在逐步提升。”
王贵满表示,目前,正在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单元、梨树模式标准化建设,系列探索将让黑土地越来越靓。
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和鼓励,让梨树县坚定了信心、增添了力量。
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十强县,梨树县牢牢守住耕地这一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梨树模式”从2007年十几公顷的“秸秆全覆盖”试验田起步,到2023年推广面积达到了近21.6万公顷,占梨树县玉米耕作面积的95%以上。
“离开玉米地,总书记就来到了合作社。”
梨树县白山乡达利农业机械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董雅丽一说起习近平总书记来时的情景,兴奋不已,“当时,在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排现代化农机具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总书记鼓励我们把合作社办得更加红火,现在不但卢伟合作火了,我们合作也火了。
从几十户到300多户,如今,在董雅丽合作社托管的农民越来越多,土地产量也不断增加。
“过去农民种一季玉米,地要反复整、压4次,加上大量使用化肥和掠夺性开发,破坏了黑土层结构。”
董雅丽说,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与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研发生产出一款在秸秆覆盖地表条件下完成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工序一次作业的新型免耕播种机,在保护性耕作关键机具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土地能增产3000斤左右。
此外,农业机械化智慧云平台保护性耕作作业监测,免耕播种机安装实时监测设备并同步上传,固化保护性耕作地理坐标,实现全省统一管理。
“现在我们的农业发展模式正逐步从‘机械化’过渡到‘智能化’,变成‘智慧农业’‘指尖农业’,新农民动动手指就可以完成生产活动。”王贵满信心满满地说。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2023年,四平市粮食总产量达90亿斤以上,顺利实现“20连丰”。
2023年,全省粮食总产量为837.3亿斤,再创历史新高,粮食单产958.2斤/亩,居全国粮食主产省第一位;保护性耕作面积居全国第一,商品粮调出量居全国第二。
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吉林省扛起保护黑土地的责任,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粮食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
吉林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挥盐碱地多等后备耕地资源丰富的优势,扩大耕地面积;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大力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积极推广“梨树模式”和“水肥一体化+密植”等增产技术,全面提高粮食产量;
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
……
保护好黑土地
保障粮食安全的“饭碗田”
粮食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无论何时
吉林都将是
牢牢端稳中国饭碗的重要支撑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407/t20240724_893771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通化市大力发展庭院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