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冬季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12-06 09:29:55 作者:佚名 来源: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各市(地)、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北大荒农垦集团、龙江森工集团:
现将《冬季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抓好落实。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2024年11月30日
冬季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为提高我省设施农业(经济作物)冬季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应对灾害性天气,切实提高“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能力,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等单位,研究提出本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检修加固棚室。加强设施棚室风险排查,及时加固墙体和主体骨架等设施结构,尤其是老旧和抗风雪承压性能较弱的棚室,应支设立柱或横拉筋支撑加固。及时修补或更换破损棚膜、保温被。做好卷帘机、锅炉、放风器、电路、补光灯、灌溉、应急加热等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二、加强防风除雪。大风前关闭风口,收紧压膜线,固定好棚膜和棚室周边易飘物。强降雪期间及时清除棚室顶部及周围积雪,加强夜间除雪,可采取人工、风机方式清雪,或撒施融雪剂、盐等减少积雪厚度。尤其注意棚顶积雪无法快速清除,存在棚室坍塌风险时,及时破膜保棚,避免压塌棚室,保障人身安全。
三、做好保温措施。冬季低温寡照,应加强棚室保温覆盖,在棚室进口内外加挂棉门帘,采取多层覆盖保温,棚内张挂二道保温幕,种植矮秧作物的棚室可在棚内再搭建小拱棚,提高保温能力。出现极端降温时,尽力密闭温室,并使用高压钠灯、热风炉、加热风机、燃烧增温块等措施临时加温。安全使用加温设备,重点防范火灾和一氧化碳中毒,做到安全生产。
四、尽量增加光照。冬季光照时间短,应尽量延长棚室接受光照时间,在不降低棚内气温的前提下早揭晚盖保温被。经常清洁棚膜,适时通风,减少灰尘和雾滴,保证透光率。及时清理老、弱、病叶,增加植株间的散射光照。有条件的可在棚室后坡与后墙张挂反光幕,或安装补光灯人工补光,每日补光3~4小时。
五、注意控湿防病。注意控制棚内空气相对湿度,预防病害发生。可在中午进行短时间的通风排湿,时间不超过20分钟,然后关闭通风口,快速提高温度。浇水应选择晴天上午,建议使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等新技术,严禁大水漫灌,必要时可在垄沟铺盖碎秸秆等吸湿物料。有条件的可使用除湿设备,降低棚室内空气湿度。对病虫害进行夜间熏蒸消杀时,工作人员必须在设施内充分换气后才能进入棚室作业,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附件:1.设施蔬菜冬季生产技术要点
2.设施果树冬季生产技术要点
3.设施草莓冬季生产技术要点
4.设施食用菌冬季生产技术要点
附件1
设施蔬菜冬季生产技术要点
一、温度管理
白天温室内温度控制在26~32℃,晚上前半夜温度保持在18~20℃,凌晨最低温度保持在8℃以上。前屋面的保温覆盖物要紧密均匀,保温覆盖材料要干爽。高纬度地区要加盖纸被或采用双层保温被,提高保温效果。冬季外界气温低,只进行顶部通风即可。为减少通风对棚内作物的不良影响,保证棚内适宜温度,通风时应逐渐增加通风量,同时采取棚室门口和棚前脸处悬挂薄膜、上通风口的下方悬挂缓冲膜等措施。若遇雨雪天气,应采取在保温被外覆盖塑料薄膜等措施,确保保温被干爽和保温效果。若遇连续阴天等极端天气,可根据实际条件在温室内采取多层覆盖,或使用增温块、高压钠灯、电热炉、自动加热风机等进行临时加温。“温室热宝”应急增温块,每亩地用量10块,于凌晨1点钟左右点燃应用。若采用自动加热风机,于夜间10点和凌晨2点分别启动1~1.5小时。
二、光照管理
在确保温度前提下尽量早揭晚盖保温被以延长光照时间。可在温室后坡挂反光膜,改善温室北侧光照,使温室内温光分布趋于均匀,增加北侧蔬菜产量。棚膜要经常清扫,保持干净,可采用布条带,在风力作用下来回摆动,将棚膜表面擦净,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遇到连续阴雨雪天气时,雨雪暂停即把保温被短时间拉起,让作物利用散射光进行光合作用,但以不使温室内作物受冻害为前提。有条件的建议安装高压钠灯,在补光同时能够提高温室内温度。久阴乍晴天气中午前后要适当放一半保温被(回苫管理),避免植株失水萎蔫。
三、湿度管理
高湿环境是冬季日光温室很多病害发生的主要诱因,因此要采取措施降低棚内的湿度。一般早晨保温被打开后应进行短时通风排湿,时间不超过20分钟,其后根据温室内作物生长及温度等情况进行通风管理,要求逐渐打开风口或风口下悬挂缓冲膜,避免风口下作物受风害。连续阴雨雪天气可在中午12~13时棚室内温度最高时间段通风10~20分钟。为降低冬季温室内湿度,不能明水灌溉,建议采用膜下沟灌或膜下滴灌。温室垄沟中,可使用稻壳、玉米与稻麦秸秆等吸湿物料,降低温室湿度。为避免喷药导致棚内湿度增加,建议采用广谱性烟雾剂、粉剂及弥粉机、常温烟雾机、臭氧发生器等新型施药设备施药。
四、水肥管理
冬季土壤温度相对较低,作物的根系生长弱,建议使用海藻酸、鱼蛋白、生物菌、甲壳素等促根肥料,再根据长势选择氮磷钾含量不同的大量元素水溶肥。蔬菜生长前期选用生根壮秧高氮型水溶性肥料,每次每亩追施4~6kg,10天左右追施1次;番茄、辣椒、茄子等茄果类蔬菜生长中后期选用膨果靓果高钾型水溶性肥料,黄瓜等瓜类蔬菜生长中后期选用高钾高氮型水溶性肥料,每次每亩追施8~12kg,15天左右追施1次。
低温季节蔬菜根系吸收能力差,此期可多喷施叶面肥。对受冷害或冻害的植株,可用外源含氨基酸叶面肥、低温诱抗剂等喷洒,以促进生长,加快机体恢复,同时也有利于果菜类蔬菜花芽分化,提高产量及品质。
冬季设施蔬菜浇水要做到“三浇三不浇”,即晴天浇水、阴天不浇;午前浇水、午后不浇;浇小水、不浇大水。灌溉的水温应在10℃以上。应选连续晴天的首日晴天上午,采用膜下滴灌或膜下沟灌浇水,浇水后中午温度高时及时通风排湿。
五、技术支撑
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
技术负责人:张慧、潘凯、沈铁恒、刘翠翠、赵勇
团队成员:吴凤芝、叶青雷、孙晓东、高丹美、周秀艳、冯一新、宋亚楠、郭海艳、宋伟丰、张作标、黄越、王兴亮
联系电话:0451-86636314,13304504891
0451-55190243,18686848832
附件2
设施果树冬季生产技术要点
一、温度和光照管理
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是果树正常生长发育必备的自然条件,冬季日照偏短,温室内温度偏低,植株枝条变细,叶色变浅,落花落果严重,长势衰弱,使果树生长缓慢或停滞,严重时植株死亡。冬季设施果树生产必须注意温度的保持和光照的调控。依据室外温度的变化,调节好棚室内温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棚室内采用多层覆膜,降低热量散失。温度过低时可以放置暖风炉或传统炉子等进行增温。天气好温度高时,建议打开多层覆盖,尽可能补充光照时长。有条件的在温室内的后墙壁张挂反光膜或利用温室补光灯来增加光照时间。
二、水肥管理
棚室内控制浇水施肥,不能大水漫灌。连续低温寡照环境将会引发果树的根系生长减缓甚至停止生长,此时果树根系活力极低,应等待根系活力增强后再浇水,否则就会导致果树沤根死苗。浇水时,要选择晴天运用膜下滴灌或膜下沟灌技术,避免温室内地温下降。建议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随灌水之际施入速溶性肥料,有利于果树根系快速生长,提升果树植株的抗逆性。
三、果树病虫鼠害防治
冬季设施内温度普遍降低,不仅使果树的正常生长受到干扰,而且果树病虫害的发生也加剧,如白粉病、霜霉病等喜低温高湿的病害频发,沤根病、黄叶病、冷害等生理病害也同时加重。在生产中,必须提前做好防治工作。设施内是老鼠越冬重要场所,做好清洁卫生,通过诱饵或粘鼠板防治其危害。
四、设施内气体的调控
必须调控好设施内气体,当设施内出现热源产生不利于植物生长或药剂等蒸发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时,必须及时排除。适当补充二氧化碳气体,促进植物生长。
五、技术支撑
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东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技术负责人:刘万达、叶青雷、宋亚楠、刘海军、张鹏
团队成员:焦奎宝、王禹、刘翠翠、郭海艳、孙晓东、潘思杨、高幼华、孙媛丽、李宝娜、冯天
联系电话:0451-86666424,15804630767
附件3
设施草莓冬季生产技术要点
一、温度管理
草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5℃,夜间温度不低于5℃,开花期温度不低于8℃。温度较低时可以使用保温材料覆盖(加盖二层膜、二层被等)、加热设备等方法来维持适宜的温度。
二、水肥管理
草莓覆盖地膜且蒸发量小,控制好灌溉水肥量及时间,避免水分过多、肥量过大导致根部腐烂和肥害。根据草莓的生长阶段和植株状况,以及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适当水肥结合滴灌,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冬季适当减少施肥量,天气晴好的时候大量元素控制在24斤/亩左右,天气较冷时降低施肥量,并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方法。低温寡照时期,喷施氨基酸、鱼蛋白或富硒营养液等叶面肥,提升叶片光合作用。
三、植株管理
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和过多的花蕾,以保证植株的通风透光和养分集中供应。第一次疏花疏果应在座果后,保留2~3个果,疏除其他的小果、畸形果及花蕾。保持设施内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病残体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四、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草莓植株,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开展病虫绿色防控,药物防治应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制度,使用生物农药或低毒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主要防控白粉病、灰霉病、叶螨等发生。宜傍晚或夜间预防,可以通过熏蒸、弥雾等方式防控白粉病、灰霉病,释放智利小植绥螨或加州新小绥螨等捕食螨预防叶螨。
五、冷棚越冬管理
在平均气温稳定在0~5℃时进行冷棚草莓越冬休眠防寒,覆盖第一层塑料布,隔1~2周进行秸秆或棉被第二层覆盖。也可在棚内搭建塑料薄膜小拱棚,再覆盖棉被或草苫,形成双层越冬防寒结构。在第二年夜间气温-10℃以上逐层撤除防寒物。
六、技术支撑
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
技术负责人:杨瑞华、叶青雷、郭海艳、孙晓东
团队成员:刘海军、刘翠翠、宋亚楠、李宝娜、冯天、李伟伟、陈刚、徐丽丽、张鈜贵、姜铁军、潘思杨、高幼华
联系电话:0451-86602094,13904817615
附件4
设施食用菌冬季生产技术要点
一、冬季菌包生产技术要点
1.加强木屑原料处理。因低温易造成木屑原料在拌料使用时出现结块或颗粒表面结冰现象,造成培养料湿度不匀、灭菌效果降低及灭菌后袋内积水,严重影响菌包质量。应将木屑原料提前升温化冻,或使用温水拌料,避免结冰。
2.适当延长灭菌时间。冬季培养料温度较低,应延长前段加热时间。高压灭菌时应避免升温过快造成局部冷气郁结和灭菌不彻底。
3.防止灭菌后料包冷却不匀。冬季利用室外冷风过滤降温时,要确保冷风从冷却室上部均匀进入、由下部出风口排出。注意强化内部冷气循环,避免导致进风处料包结冰、远风口未有效降温,影响下一步接种操作。
4.强化培养室通风管理。冬季培养室内外温差大,通风时易造成培养室内环境温度剧烈波动,影响食用菌菌丝生长,严重时会导致菌包内生成大量冷凝水,造成感染杂菌风险。应适当增加通风频率2~3次,减少单次通风时间和强度,同时加强培养室内空气循环,避免出现通风死角。以菌包内温度为准,及时多点监测培养温度,最高温度不应超过25℃。
二、冬季出菇生产技术要点
1.防止冷风危害。冬季平菇、滑菇等出菇管理时,应注意通风换气时冷风危害。外界冷风应先进入二层棚或预热间升温后再导入栽培出菇区。没有缓冲条件的,应在通风处设置遮挡物,避免冷风直吹造成菇体受害。
2.防止干热危害。冬季出菇使用热风炉提高环境温度时,应使热风出口处向下,不可直接吹向出菇菌包。要尽量离开出菇区域,避免造成干热危害。
3.加强水分管理。冬季室外气温低,设施内升温后大气相对湿度明显降低,应加强补水。因设施保温需要,通风量不能过高,应控制浇水,因此应根据品种特性,加强浇水管理,满足菇体生长需要即可。同时,浇水通风结合,尽量避免关门水。
4.注意适时采收。冬季菇体生长速度较慢,生产管理成本较高,应根据产品市场需求、菇体生长状态、天气变化趋势和产品储运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适时采收和销售。
三、技术支撑
依托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龙江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技术负责人:张介驰、宋长军、叶青雷、王伟平
团队成员:马银鹏、刘昕俣、郭燕、冯晨一、许敬山、李宝娜、冯天、孙媛丽、刘峪、王超群、张雪
联系电话:0453-8223782、13936396137
原文链接:http://nynct.hlj.gov.cn/nynct/c115423/202412/c00_3178957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